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马军华
“彩礼本来就是一份心意,不能拿彩礼钱的多少来衡量女儿的幸福,高额的彩礼,只会给女儿婚后生活增添负担,两个人相处融洽、生活幸福才是最重要的……”近日,在平川区宝积镇窎沟村道德讲堂,一场别开生面的“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婚俗新风”宣讲活动正在进行。村民们讨论起“低彩礼”的好处,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以前,村里还是有在彩礼、满月酒、喜事、丧事上喜欢攀比的人,有的人家一年光随份子钱就要万把块钱。自从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后,红白喜事都按照‘规矩’操办,铺张浪费的现象减少了,大家的经济负担也减轻了许多,持续为我们全国文明村添砖加瓦。”窎沟村村民王能娟说。
“这种宣讲方式我们很喜欢,表达通俗易懂,接地气,老百姓们都能听得懂。”精彩生动的宣讲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你一言、我一语,共话家常,分享着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村民们纷纷表示,以前办婚礼大家都讲排场,盲目攀比,现在这种情况少了很多,也不一味地追求高价彩礼,反而更注重儿女的幸福。
作为本次宣讲活动的召集人,窎沟村副主任李鸿谋不仅在经济上带领村民致富,更在思想上引领村民树立新风。他深知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对村民的生活造成了负担,因此在女儿出阁时,他只收取了彩礼4.8万元,并回礼2万元。“儿女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关于彩礼这件事,倘若要得太多,女儿以后的日子都得忙于还债,作为父母要长远考虑,不能只图一时之快。”在谈起女儿彩礼的问题时,他表示只要自己女儿过得幸福美满,他就心满意足了!
同时,李鸿谋女儿婚礼上的烟酒、饭菜等也严格按照村规民约和红白事操办标准执行,实现了“喜事新办”,没有了高额彩礼以及大办婚礼的负担,现在女儿女婿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李鸿谋经常和亲家往来相聚,关系融洽。他平时走访群众的过程中也将“零彩礼”宣传给村民们,树立好榜样。
倡导文明新风,不只是言语,更是行动的力量。去年以来,窎沟村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达到100余场次,制止大操大办10余起、高额彩礼7起,有力约束陈规陋习。窎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赵生军满怀信心地说:“今后,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将抵制高额彩礼、文明殡葬、孝老爱亲、光盘行动等移风易俗内容融入日常宣传中,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文明新风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