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张小兵 林丽 文/图
风和日暖,万象“耕”新。阳春三月,走进华亭市砚峡乡核桃基地,旋耕机翻开沉睡的土地,农户们跟随其后弯腰覆膜,忙碌的身影与漫山的果树相映成趣。
“我们正在实施果园套种作业。”砚峡乡干部张小勇介绍。面对新植核桃园“五年挂果”前期土地资源闲置的问题,砚峡乡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特色种植之路。
“我们根据作物特性科学规划空间,耐阴的独活播种在树冠投影区,喜光的黑芸豆种植在阳光辐射区,兼具药用与饲用价值的牛籽填补在边角地块。”张小勇介绍,这种种植策略,使土地复种指数大大提升。
“以前核桃园,挂果前土地利用率低,收入有限。现在好了,林下种上中药材和黑芸豆,年年都有收入。”村民王少刚算起了“增收账”。
据统计,今年砚峡乡共开展果园套种1000余亩,预计带动户均增收15%以上。为保障套种模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砚峡乡打出“技术组合拳”。一方面,联系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从整地施肥、品种选育到病虫害绿色防控,为农户提供全方位指导;另一方面,大力推广机械化播种等现代农业技术,有效解决林间作业难题。
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套种提供技术指导。
时下,在这片生机勃勃的果园里,一场“林中有果、林下藏粮、林间种药”的立体农业新实践正在缓缓拉开帷幕,这一创新模式已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