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李敬瑞 张煜岩 文/图
暮春清晨,天光渐亮。崆峒区大寨乡柳沟村的村道上已是一片忙碌景象。村民杨胡山正和乡亲们清扫道路、整理绿化带,在他们的身后,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庭院、生机盎然的绿植,构成了一幅美丽乡村的生动图景。
村庄观景小道。
“现在村里环境好了,大家住得舒心,维护环境的积极性也高了。”杨胡山擦了擦汗,脸上洋溢着笑容。他的感受,正是大寨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大寨乡以“四清、五治、六提升”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全乡累计清理垃圾1495吨,整治河道沟渠182公里,拆除危旧房屋27处,规整公共场所1426处。在雷神庙、雨林等村,昔日的闲置空地变成了文化广场,破旧院落焕然一新,村民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干净整洁的村道。
“我们通过‘支部领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方式,发动3000余名群众参与环境整治,形成了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大寨乡党委书记杨文兴介绍。该乡还创新推出“美丽庭院”评比等活动,激发村民内生动力,让爱护环境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
如今的大寨乡,不仅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更探索出一条“环境改善-产业升级-民生提质”的乡村振兴路径。随着文旅康养产业链的不断完善,这个曾经的普通乡镇,正逐步蜕变为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