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朱婷婷 文/图
暮春时节,走进崆峒区东川地带,连片的标准化牛舍整齐排列。作为平凉红牛产业的核心示范区,白水镇通过“种源优化、链条延伸、全域联动”的发展模式,让传统畜牧业焕发新活力。随着《平凉红牛扩繁增量十条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白水镇的红牛产业正迸发出强劲的发展动能。
牛棚直播。
在幸福村荣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为新购入的红牛佩戴电子耳标。“每头红牛都有专属‘身份证’,既便于精准管理,也是享受政策补贴的重要凭证。”白水镇幸福村荣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位荣军介绍。
近年来,该合作社创新推出“云端牧场”模式,借助网络直播平台,通过“互联网+养牛”的可视化营销,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还积累了大量忠实客户。
“家人们看这雪花纹理,这就是我们平凉红牛的特色!”在位荣军的直播间里,主播正带着粉丝“云游”牛舍。
养殖舍。
“这几年,通过网络平台,我们已交易品种牛2000多头,实现利润100多万元。”位荣军介绍,随着红牛奖补政策的落地见效,他们计划以实现平凉红牛扩繁增量为目标,继续扩大红牛养殖数量,提升养殖效益,预计到今年10月底完成平凉红牛的品种升级。
截至目前,白水镇平凉红牛存栏量达1427头。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白水镇正以红牛产业为抓手,全力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让平凉红牛真正成为群众增收的“致富牛”、乡村振兴的“产业牛”和地域特色的“品牌牛”,为崆峒区打造全国红牛产业高地贡献“白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