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从一棵苗到一条链——庆城县白马铺镇“七好”体系引领苹果高质量发展
2025-04-30 16:30:09 来源:甘肃农民网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王甜

暮春,陇东黄土塬上,春风一吹,位于庆城县白马铺镇的千万株苹果树便从冬眠中苏醒,在苍黄的底色上绣出流动的春意。

苹果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作为“全国苹果产业百强镇”和全市唯一农业(苹果)科技示范镇,白马铺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通过构建“根系好、苗木好、果园好、果品好、配套好、服务好、链条好”的“七好”产业体系建设,推动苹果产业实现由传统种植向全产业链发展的精彩蝶变。目前,全镇苹果种植面积稳定在2.2万亩,2024年总产量达3.9万吨,产值突破2.49亿元。

一棵苗的逆袭

长期以来,传统苹果砧木存在抗逆性弱、成园周期长、管理成本高等问题。为解决外调苗木“水土不服”、成活率低的痛点,白马铺镇在王畔村建成全市最大瑞雪苗木繁育基地,率先引进推广青砧苗木技术,基地通过脱毒组培技术,年培育优质青砧苗木40万株,可满足4000亩果园更新需求。

青砧苗木示范基地。

“青砧脱毒苗木根系发达,抗旱、抗寒、抗盐碱能力突出,尤其擅长应对极端天气。同时,具有早果丰产的特点,较传统砧木提前2-3年挂果。此外,通过矮化密植模式,还可以节省土地资源,配合水肥一体化技术,降低人工成本30%以上。”基地负责人介绍,占地70亩的脱毒青砧样板园,采用“砧穗双优”培育模式,苗木成活率提升至98%,为全县苹果产业品种更新提供“芯片级”保障,其显著优势成为果农眼中的“致富苗”。

“这里的育苗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正在改写陇东苹果种苗依赖外调的历史”。陕西咸恒农业科技集团技术总监表示。

一座园的嬗变

迎着春风,沿着肴子-白马-王畔-顾旗3000亩新品种推广带走去,现代化果园星罗棋布。该镇通过打造3个600亩连片示范区和12个百亩示范园,带动全镇7600亩果园完成提质改造。

“新品种、新装备、新技术,让我们每亩增收至少3000元。”正在果园忙碌的果农王建军说。

与此同时,在高户村600亩提质改造示范园内,数字化“六情”监测系统实时监控着果园动态,青砧苗木在土壤熏蒸技术呵护下茁壮成长。这是白马铺镇实施“科技兴果”战略的缩影。

近年来,该镇持续不断推进“三新”技术应用,加快苹果优良新品种推广步伐,积极发挥农业科技示范镇的示范作用,推进重茬建园技术示范和新品种栽培管理,促进苹果品种更新换代,推动苹果产业持续稳定增产。目前,全镇已形成“重茬建园-高接换优-间伐改造”的改造体系,新技术覆盖率突破85%。预计今年年底,全镇将实现万亩果园提质增效,让传统苹果产业焕发新生机。

丰产果树示范园。

一条链的崛起

苹果卖得好,光靠种得好还不够。白马铺镇的果农们,如今玩起了“全产业链”。

链头前端,在白马铺村集体经济苹果产业服务中心,一大早,店内已人来人往,果农们穿梭其间,仔细地查看农资产品的品牌、规格和质量,根据自己的果树管理需要仔细挑选着农资。这个集农资供应、技术培训、电商销售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年均开展技术培训30余场次,服务果农1万多人次。

再看中端。去年成功招引广东大掌柜果业销售有限公司在白马高户村建成万吨级苹果仓储基地,让白马铺的苹果“住”进了智能冷库。这里不仅能储果,还能分级、包装、发货,冷链车直通全国各大城市。

最后看终端。金诚果蔬这样的龙头企业,带着庆阳苹果闯世界。北上广深的超市里,贴着“庆阳苹果”标签的果箱堆成小山;国外,东南亚的餐桌上,庆阳苹果成了“网红水果”。在2024年中国苹果年会上,庆阳苹果被列入国家体育运动员保障食品,庆城县金诚果蔬有限公司列入供应单位。如今,白马铺镇境内现有果品企业10家,配套企业6家。

庆城县金诚果蔬有限公司,工人正在分拣苹果。

从砧木革命到产业变革,白马铺镇用一棵棵青砧苗木书写着现代农业的转型答卷。这片黄土地上蓬勃生长的,不仅是承载致富希望的苹果树,更是一条科技赋能、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责任编辑:王倩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