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赵晨辉 庞贵琦 刘笑含
近年来,秦州区关子镇立足自然资源优势,通过企业+合作社模式,加快特色产业建设步伐,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关子镇石川村甘颐美矿泉水厂房,生产线繁忙运转,经过水瓶吹塑、泉水灌注、包装等工序,一瓶瓶甘冽清醇的矿泉水顺利下线。
“我们的甘颐美矿泉水,采自300米左右地下深层的矿泉水,富含锶、锌、偏硅酸等多种微量元素,也是天然弱碱性水,每天生产量30吨。”天水甘颐美矿泉水有限公司负责人董代芳说。
矿泉水生产线(资料图)。
甘颐美矿泉水生产地在藉河上游,地下水质良好,生产矿泉水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关子镇为了利用好这一自然资源,与秦州区众星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筹资100万元,同时,杨柳、刘家山、关子、石川四村以入股形式注入壮大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200万元,建成新型生产车间,并购置吹塑机及相关生产线,建成了每小时300桶的高产车间。矿泉水厂的建成,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位于藉河上游的蓝莓采摘园里,蓝莓已经成熟。由于良好的水质等自然条件,长出的蓝莓柔软多汁、果香甜美。蓝莓采摘园采用“村集体+合作社”的运营模式,不仅发展了特色产业,也带动了当地旅游。
“目前,我们的销售模式订单为主,主要销往兰州、西宁和周边的批发商。还有更多的是来自周边的游客观光采摘。”秦州区伊莓尔果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金亮亮说。
在藉河穿村而过的高炉子村,建成了集农事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农家乐,位于古坡草原的旅游线路之上,成为了过往游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二十多个就业岗位。
“我们镇依托辖区独特的山、水、林、草、石等自然资源,近年来,先后建成了石川村甘颐美矿泉水厂、岸峪村蓝莓产业基地、高子村和美乡村,夯实了农业产业发展基础,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以点带面,以面带全,不断促进乡村经济、产业、生态协调发展。”秦州区关子镇武装部长王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