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李欢 文/图
盛夏时节,灵台县独店镇张鳌坡村千亩艾草随风摇曳,国家级AAAA景区皇甫谧文化园游人如织。
这个曾经的陇东塬区小村庄,如今凭借“针灸小镇”的金字招牌,成功入选甘肃省“和美乡村”,成为津甘东西部协作的乡村振兴典范。
千亩艾草随风摇曳。
走进张鳌坡村,青砖黛瓦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新建的旅游长廊将田园风光与文化园区串联成景。刻有针灸图案的路灯、描绘皇甫谧著书场景的墙绘,处处彰显着独特的文化魅力。这一切,得益于天津与甘肃两地的精准帮扶。
在天津援建资金支持下,村里新修了1.5公里柏油路,建设了3350米排水渠,栽植7000余株绿植,56户农家通了“幸福进户路”。更让村民高兴的是,村头的艾草加工厂机器轰鸣,新收的艾叶在这里变成艾绒、艾条等20多种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工人们在艾草加工生产线忙碌。
“小艾草”如何蝶变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草”?这源于津甘共建对产业链的精心布局,紧扣灵台县中医康养产业发展主线,张鳌坡村累计投入资金6000万元,建成皇甫谧针灸传承创新示范中心与现代化艾草加工厂,逐步构建起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通过“党支部+村集体+基地+农户”的联动发展模式,规模化种植艾草2260亩,有效带动村民户均年增收1.2万元。
除了艾草产业,村里还发展了苹果园、粮食基地、蔬菜种植等多元产业。2024年,村集体收入已突破110万元。“我们将继续深化津甘协作,持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把‘针灸小镇’这张名片擦得更亮。”张鳌坡村党支部书记任文瑞说。
如今的张鳌坡村,艾草飘香,产业兴旺,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