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甘谷县:中药材田间管理正当时 产业振兴添动能
2025-07-04 07:06:06 来源:甘肃农民网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何乐

近期的几场透雨滋润了甘谷大地。礼辛镇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里,成片的黄芩、党参生机盎然。当地群众趁着墒情正好,忙着开展田间管护,大山深处的这片土地,处处涌动着丰收的希望。

走进礼辛镇北山片区的中药材种植基地,10多名药农的身影在田垄间穿梭。他们手持工具,在药材地里来回穿梭,除草、打岔,每一个步骤都做得细致入微,用心呵护着每一株药材的茁壮成长。

李门村村民魏碧桃说:“现在药材长势特别好,尤其是这几场雨过后,药材长得特别快。我们现在就一起除草,药材今年后半年就能丰收。一天我们干10个小时,能挣90块钱,能顾家还能挣钱,心里很踏实。”

1751533468174044574 (1).jpg

中药材种植基地(资料图)。

这样精心管护的场景,在礼辛镇的南山、西山片区同样上演。礼辛这座镶嵌在黄土高原边缘的小镇,有着温凉的气候禀赋,黄壤土层深厚且 pH值多呈微酸性,恰好契合黄芪、黄芩等道地药材的生长习性。近年来,礼辛镇在中药材产业上打出“组合拳”:通过新品种试种示范、培育优质种苗、全流程管理、拓展产业加工链条、订单式试种等创新举措,礼辛镇在中药材“耕、种、管、收、售”等环节持续发力,把“小药材”打造成了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礼辛镇综合执法队队长刘夏介绍:“我们礼辛镇按照调结构、育龙头、建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发展思路,全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在南山、北山、西山3个片区建成4个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黄芩、黄芪、党参、柴胡、贝母等道地中药材1.3万亩以上,年产量达2500吨,年吸纳群众务工500余人,为助推乡村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产业链的延伸让“药香”飘得更远。据了解,礼辛镇先后引进 7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3家初加工厂,有效推动全镇中药材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如今,1.3万亩药田辐射 12个行政村 2100余户群众,带动当地农户自种 4000亩,户均年增收1.4万元以上,中药材种植已经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撑。

责任编辑:孙振杰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