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秦州区:玫瑰香飘 产业融合绘就“花样经济”新图景
2025-07-10 08:27:19 来源:甘肃农民网

盛夏时节,秦州区大门镇千亩玫瑰基地迎来盛花期,连绵的花海与农户的笑颜交相辉映。  

近年来,大门镇依托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打造集玫瑰种植、产销、旅游为一体的玫瑰产业园,催生“花样经济”,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道路。

走进大门镇玫瑰标准化种植基地,智能滴灌系统正精准作业,农技人员通过手机APP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一派科技赋能农业的繁忙景象。

“我们引进了高产抗病品种,配套水肥一体化技术,亩均鲜花产量提升30%以上。”园艺技术员罗荣生介绍。

1752045746848041937.jpg

绽放的玫瑰。(资料图)

近年来,大门镇坚持“走出去”学技与“引进来”赋能相结合,组织人员赴云南昆明、甘肃临夏州百益集团等知名种植基地,专题学习鲜切玫瑰种植技术。同时,邀请云南“丁百玫瑰”专家团队开展视频实时指导。目前,玫瑰品种已拓展至11个,年产值达80万元,特色种植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在玫瑰精油萃取车间,一朵花的增值之旅通过低温萃取技术提取精油,剩余的花渣被制成有机肥反哺农田。“过去只卖鲜花,收益比较稳定,如今,深加工后,附加值提升10倍以上。”农户高永吉算起经济账。大门镇已建成烘干车间、精油提取线1条,开发玫瑰花茶、精油、化妆品等四种产品。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8.5万元,较2022年增长300%,带动就业村民人均年增收0.84万元。

“游客既能体验采摘,还能打卡玫瑰花田摄影拍照。”大门镇田于村党支部书记王文辉感叹。大门镇依托玫瑰产业,打造集种植、加工、研学、康养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与此同时,电商直播基地内,本土主播正通过云端将玫瑰产品销往全国,“触网”销售占比超四成。“我们正在申报省级数字乡村示范点,同时组建本土数字‘新农人’队伍建设,为玫瑰产业网络销售架桥铺路。”大门镇副镇长王永利介绍。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大门镇玫瑰产业通过科技支撑、三产融合探索了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为全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本。下一步,秦州区将围绕“一镇一特”布局,强化品牌打造与市场对接,让更多“乡字号”产业绽放在乡村振兴第一线。 (刘悦)

责任编辑:孙振杰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