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李芳艳 杨红娟 李童晖
盛夏时节,静宁县八里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日光温室与钢架大棚整齐排列,各类高原夏菜长势喜人,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
走进西红柿日光温室大棚,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我们种植的西红柿果型好、口感佳,市场供不应求。今年10棚西红柿预计每棚产量6000斤,按每斤1.2元计算,可实现收入7万元。”八里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负责人司金平说。
据介绍,该园区现有暖棚100座、塑料拱棚200座,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辣椒等蔬菜,带动周边100多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同时,该园区采用“党组织+龙头企业+村集体+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通过产业联合党委统一规划管理,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00万元。
“在这里务工既能照顾家里,每月还能挣3000-4000元。”技术管理员史红生说。像他这样的村民,园区优先聘用,既解决了就业问题,又保障了园区用工需求。
八里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该县重点打造的现代农业综合体,分为设施蔬菜种植区、食用菌智慧方舱和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三大板块,形成“蔬菜种植—食用菌培育—良种繁育”的循环产业链,园区可提供稳定就业岗位80余个,季节性用工200多人。
今年,静宁县坚持“三区三带”蔬菜产业布局,计划投入6224万元实施6个蔬菜类项目,持续优结构、提质效、延链条、强供给,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确保全县蔬菜总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5万吨以上,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5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科技赋能与产业融合,发展观光采摘、科普教育等新业态,打造‘共享田园’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观光园,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八里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樊子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