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网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王倩 文/图)“‘十四五’以来,武威市治好了386.5万亩沙化土地,268个风沙口重披绿装,林草综合覆盖度达到47.23%,古浪县239万亩沙化土地全部得到初步治理,率先打赢‘河塔’阻击战中首个县域歼灭战,全市518公里环绿洲防风固沙林草带实现历史性闭合,成功阻挡了腾格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的合拢。”10月21日,武威市相关负责人在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武威市建立祁连山保护区责任落实、源头管控等8项工作机制,常态化监管、动态式修复。雪豹、金雕等珍稀动物频繁出镜,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调查评估显示,保护区植被盖度提升2.9个百分点,祁连山生态“由乱到治,大见成效”,被生态环境部誉为生态修复治理的“博物馆”“教科书”。
该市深入实施气、水、土环境质量提升三大攻坚行动,城市PM10、PM2.5浓度较“十三五”末分别下降了22.7%、31.4%。今年上半年水环境质量在全国地级市排名第28位。大气治理攻坚、推进水质提升的典型经验,被生态环境部在全国推广;打造“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活圈,城市建成区绿地率提升5.08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2.65平方米。
同时,武威市积极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加速释放生态资源多重效益,在沙戈荒区域建成和在建光伏装机规模1200万千瓦,居全省第二位;建成一大批生态旅游项目,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绿水青山成为群众长久受益的“幸福靠山”。
下一步,武威市将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用新时代武威精神,激励感召全市干部群众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努力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武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