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我与两会】“黑方台”变成“绿宝园”
2024-03-11 10:21:19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马雪娟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马雪娟

“今年春节,我的两个大棚的第一茬草莓全卖完了,这两天又开始采摘第二茬,忙着顾不上休息啊!”临近惊蛰,永靖县盐锅峡镇焦家村村民焦尕元说起大棚草莓的又一次丰收喜不自禁。

焦尕元所承包的大棚在盐锅峡镇黑方台地质灾害区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在这个基地里,一座座新建的日光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温室里一片郁郁葱葱,大棚种植户们忙着打理即将成熟的蔬果。

谁能想到,三年前,黑方台还是一片有地质灾害隐患的撂荒地,群众收入无法保障。

黑方台地处黄河和湟水河交汇处,由于特殊的地质结构,加上长期农田漫灌和雨水漫浸,致使台缘不稳,滑坡、土地塌陷等地质灾害频发。

二十年前,一场滑坡便压毁了焦尕元家的几亩菜地。看着一年的辛苦付诸东流,第二年,他彻底离开了自己的土地,去兰州市红古区打工。

“那些年,村里像我一样出去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农田也越撂越荒。有事回老家时,放眼望去光秃秃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儿。”焦尕元告诉记者。

2019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总书记的话语,让黑方台治理有了前行的方向。

2019年,永靖县着力根治黑方台滑坡地质灾害“顽疾”。县里叫停黑方台大水漫灌,发展节水灌溉,并全面调整当地农业种植模式。

在探索了几年后,2022年,永靖县投资5.1亿元建设黑方台地质灾害区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实施以基质栽培为主要模式的现代设施农业,计划建设日光温室大棚1512座。这些大棚,不仅无土栽培,还用上了水肥一体化循环灌溉、病虫害综合防治、温室智能控制系统等新技术新装备,可以减少灌溉水渗透,在发展高质高效现代农业的基础上迅速降低黑方台黄土层水位,让当地群众走上一条科学防灾减灾与增收致富“双赢”的新路子。

听到自己的村子要建136座温室大棚,在外打工17年的焦尕元果断辞职回家。2022年10月份,他承包的两棚草莓、一棚小西红柿青苗破土而出。

“对我们传统农民来说,无土栽培是一种新技术新挑战,大棚刚建成时,村里很多人都不敢承包,怕赔钱。”焦尕元说,“可看到政府投入了这么大力气解决我们的土地问题,而且还专门请专家上门技术指导,我特别有信心打理好大棚。”

如今,已是焦尕元承包大棚种植草莓的第三个年头了。他再也没有听到过村里人抱怨土地种不了的问题,而且,越来越多的村民和他一样,承包起了大棚,开始接受这种高产、节水的无土栽培先进技术,让收入越来越高、日子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