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曹小成 赵彦林 文/图
近日,随着气温回升,在庄浪县通化镇千亩中药材育苗基地内,村民忙着采收当季新苗、翻整土地,一片繁忙的景象。
“这段时间天气回暖,正是采挖的最好时间,我这两年每年都在育苗基地打工,一天工资100元,加之这两年药材行情好,又赶上好政策,我也种上了大黄、独活等中药材,是一个致富的好路子。”通化镇新集村村民张牡丹说道。
该育苗基地重点围绕测土配方、种苗供应、种植标准、施肥标准、农资供应、技术培训、产品收购、销售管理等环节,采用大田+苗床+滴灌技术,出苗率、成活率提高了3倍。
“大黄每亩出苗4万株,独活每亩出苗5万株,每亩均可收益1万元以上。从种植期到收获期,带动当地及周边群众短期务工就业增收每月2500元以上。”中药材育苗基地负责人苏荣弟说。
近年来,通化镇以打造“药材之乡”为目标,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将资源优势与中药材产业链培育有机结合,着力强链、延链、补链,全力推动中药材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并通过对有种植意愿的农户,在品种选择、种籽调运、农资供应、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帮助,目前已形成大户带动群众、效益吸引群众发展中药材的局面,实现中药材产前、产中和收获初加工的全程化服务,保证了种植质量。
“目前,我们建成千亩中药材育苗基地1处,建成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2处2060亩,带动全镇种植中药材4300多亩,亩产值达到了6000元以上,有力推动全镇中药材产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通化镇副镇长柳强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