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何婷婷
今年以来,清水县白沙镇将治理高额彩礼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的重点任务,创新推出整治高额彩礼“四步十二策”,全力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培育健康文明的婚俗新风尚。如今,“低彩礼”“零彩礼”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
“阵地宣讲+入户宣传+网络传播”,白沙镇构建的立体式文明实践模式,让抵制高额彩礼的理念传遍乡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服务队讲师用乡音土话结合典型案例,剖析高额彩礼的危害,在互动交流中为群众答疑解惑,累计开展集中宣讲56场;志愿者走进500余户家庭,发放8000余份宣传资料,耐心引导群众转变观念,引导群众自觉抵制不良风气;“人文白沙”微信公众号及村民微信群化身线上宣传阵地,宣传“低彩礼”先进典型事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及时传播正确的婚姻观念,进一步倡导抵制高额彩礼文明新风尚。
入户宣传。(资料图)
在白沙镇各村文化广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快板声声话新风,民俗小曲悠悠传文明。白沙镇文艺志愿服务队将抵制高额彩礼融入快板《抵制高额彩礼 我们在行动》、民俗表演等特色节目,在传统节日和重要节点各村文化舞台和文明实践长廊轮番上演。欢快的节奏、朗朗上口的唱词,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接受新风洗礼,在寓教于乐中,接受到新的婚姻观念。同时,开展“文明家庭”“零彩礼户、低彩礼户”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通过挖掘身边榜样,激发群众见贤思齐的热情,推动更多人成为婚俗改革的践行者。
另外,白沙镇坚持“法治、德治、自治”协同发力,筑牢移风易俗根基。通过开展6场法治讲座、8次专项宣传,普及《民法典》等法律知识,惠及群众6000余人;党员干部带头签订承诺书、落实婚丧事宜报备制度,道德模范主动宣传劝导,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村通过村民共议修订《村规民约》,依托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和“红黑榜”通报机制,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三管齐下,有效遏制了高额彩礼和攀比之风。
白沙镇党委书记南彦成说:“白沙镇通过召开座谈会,收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制定了整治高额彩礼‘四步十二策’措施,通过采取线上线下立体宣传、干部分层宣讲、身边榜样示范引导等方式宣传引导,实现多维宣传全覆盖,让群众思想观念转变已显成效,特别是快板文艺演出,以及微电影宣传片等文化传播方式沁润人心,让文明新风在白沙劲风吹。另外,采取村规民约定标准、红黑榜单树导向、书面承诺表决心的方式定标立规约束,凝聚民心,功效明显;采取村‘两委’监管关键人,红白理事会监督过程,党员群众舆论跟进的方式对红白事监督管理跟进,有效遏制索要高额彩礼和铺张浪费、攀比之风,由‘三治’融合支撑,通过‘自治+积分兑换’强基础,‘法治+案例警示’固根本,‘德治+家风建设’树新风,有力破除了整治高额彩礼难题,移风易俗见实效。”
如今,白沙镇整治高额彩礼工作已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青年以“轻彩礼”“重感情”的方式步入婚姻殿堂。“以前嫁女儿彩礼攀比成风,现在大家更看重孩子的幸福,这种变化特别好!”桑园村村民李应祥感慨道。
下一步,白沙镇将持续倾听群众呼声,不断优化工作举措,确保高额彩礼有效遏制,推动婚俗改革走深走实,让文明新风在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