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通渭:文化活动月暨文旅融合发展大会召开
2025-08-18 10:02:20 来源:甘肃农民报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万明 文/图

金秋时节,通渭县翰墨文化中心高朋满座,“陇上神泉·书画通渭”文化活动月暨文旅融合发展大会在此隆重举行。这场文化盛会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指导,通渭县委、县政府主办,旨在展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独特魅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8月16日上午9时,大会正式开幕。中国美术家协会代表在致辞中深情回顾了通渭书画艺术的发展历程。从明清文人挥毫寄情,到如今家家户户悬笔习书,“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的俗语已深深融入这座小城的血脉。特别是近年来,通渭县通过精心打造翰墨文化传承创新基地等举措,书画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定西市委副书记、市长武和谦用一组数据展现了通渭书画产业的蓬勃发展:全县现有书画创作人员1.2万人,其中国家级书协、美协会员68人,省级会员273人;民间书画收藏总量达280万件,年交易额突破10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通渭人对书画艺术近乎本能的挚爱与虔诚。

在温泉资源推介环节,通渭县政府副县长何艳君向与会嘉宾详细介绍了当地独特的温泉资源。据考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记载的“温谷水”即为今日通渭温泉。经专业机构测定,这里的温泉水温恒定53.9℃,富含32种矿物质元素,日出水量达6000吨以上。2025年,通渭县正全力打造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温泉康养基地。

通渭县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张晓非分享了“传统中医+现代水疗”的创新模式。临床数据显示,这种特色疗法能使相关患者的康复周期平均缩短30%,每年吸引超过20万人次前来体验。

本次大会精心策划了五大主题活动,即翰墨丹青、温泉康养、特色展销、文旅推介、非遗展演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游客可近距离品赏中美协会员采风作品,亦可体验温泉水疗、欣赏极具地方文化色彩的通渭小曲戏、影子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人民大学陈传席教授观展后赞叹:“通渭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文化自信的真谛。”据悉,通渭县将书画教育纳入学校必修课程,并每年举办青少年书画大赛。这种从娃娃抓起的文化传承模式,确保了“中国书画艺术之乡”的薪火相传。

据悉,本次大会将持续一个月,其间还将举办书画创作交流、文旅项目签约等系列活动。这场文化盛宴不仅展示了通渭“书画+温泉”的独特魅力,更开启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为这座千年古城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

责任编辑:杨万明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