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高台 党建“红旗子”引领致富 “绿杆子”
2025-08-18 10:24:44 来源:甘肃农民网-《甘肃农民报》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王仲楷

初秋时节,在高台县黑泉镇沙沟村百亩大葱种植基地,由党组织牵头搭建的“村集体+基地+种植大户”平台成效显著。连片的“铁杆”大葱如绿色海洋随风起伏,粗壮葱白裹着翠绿叶片,孕育着丰收希望。

近年来,高台县黑泉镇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先行”理念,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以节水农业、订单农业为抓手,带动农户家门口就业,让土地增效、群众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力。

基地负责人、党员种植大户李志林虽有着二十余年种植经验,但面对水资源约束与市场波动双重挑战,在年初种植计划时,他还是犯了难。最终在村党组织的正确引导下,经过多方考察市场后,他终于锚定“节水高效”方向,改种低耗水的“铁杆”大葱,成为特色产业转型示范先锋。

在村党组织的节水政策宣传和新技术指导下,节水增效最终落地生根。全基地采用滴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较传统漫灌节水60%左右,既降低成本又提高水肥利用率。“党组织带头试新技术,我们跟着学准没错!”他算了笔增收账,精心管护让大葱品质上乘,年初就通过对接签下订单,产品远销陕西、山东、浙江等地,预计收入40万元左右。

订单农业让农户吃下“定心丸”,这背后是党组织的精准服务。镇党委联合镇级公司和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领导干部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提前为种植户联系销路、签订订单,解决“卖难”问题。同时,通过政策帮扶、技术培训等举措,培育壮大瓜菜制种、辣椒种植等特色产业,推动“一村一品”建设,让特色产业成为富民强村的“金钥匙”。

产业兴旺带动就业增收,党组织牵头的土地流转和返聘务工模式,也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农忙时沙沟村大葱种植基地每天用工50至80人,不少村民既能拿到每亩土地的流转收益,又能通过在基地务工增收,村集体还能通过土地流转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真正实现了村集体、农户同增收。同时,结合常态化纵深推进“三抓三促”行动,沙沟村党员干部更是结合重点工作定期走访务工群众,收集需求建议,协调解决务工中的实际问题,让群众务工更安心、增收更踏实。

如今的黑泉镇,党建红引领产业绿的图景愈发鲜明。从节水技术推广到订单渠道拓展,从集体经济壮大到农户钱包鼓起来,党组织始终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和“领头雁”。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