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听风寻秋意蕴浓
2025-08-21 10:11:55 来源:甘肃农民网-《甘肃农民报》

邓荣河

“一叶梧桐如唤客,起来搔首听秋声。”当第一片梧桐叶在檐角轻旋时,那被夏蝉嘶哑了整季的耳朵,忽然就苏醒了。秋的跫音原是藏在风里的——先是游丝般掠过纱窗的试探,继而放开手脚四处游走,无论走到哪里,总爱用清爽的凉意作印鉴,在人间遍寄季节的帖。

虽然已经步入初秋,但正午的日头还在逞威,它便从林梢垂下万千银丝,将灼人的光缕缕分解。燥热原是虚张声势的纸老虎,被风的手指轻轻一戳,就蜷成团滚进山坳里去了。最妙当属晨昏交际的时刻,风携着清露在瓦垄上踱步,把积蓄整夜的凉意,透过窗棂的雕花,匀给酣眠人的梦境。这般化刚为柔的功夫,恐怕只有秋风才有。

如果说秋风是丹青圣手,那天穹便是它恣意泼墨的宣纸。原先凝滞的云絮,此刻都成了驯顺的羊群,被无形的牧鞭赶往蔚蓝深处。我常仰首痴望:那朵形似白鹤的,可是要飞往王摩诘的辋川?那片状若轻舟的,莫非载着李太白的酒瓮?风的手指翻覆间,云影变幻出万千种人生——而我们这些困于尘网的俗客,只能一次次望云兴叹。

一望无际的稻谷地里,沉甸甸的穗子低垂,恰似沉思的哲人,每一道弯曲的弧度都丈量着大地的谦卑。而挺拔的高粱则举着玛瑙般的火把,将风染成微醺的绛红。一脸憨厚的玉米,刚刚张开嘴巴,金灿灿的牙齿便咬住了风的衣角,非要讲完整个夏天的故事才肯松口。地底下的地瓜们正窸窣私语,它们裹着紫红的襁褓,等待被秋风接去赶集。这些泥土里长出的童话,总在风过时沙沙作响。

风踮着脚尖穿过果园,碰响了满树甜蜜的风铃。苹果将胭脂藏进果霜,葡萄把月光酿成琥珀,石榴则憋着笑,直到风来挠痒,才“噗嗤”绽开晶莹的牙齿。柿子把橙黄熬得浓稠,酥梨将青翠淬得透亮,这般艳丽的色彩,恐怕只有精湛的画师才能调出。风在枝丫间流转,香气便有了形状——像丝绸拂过鼻尖,又似羽毛落上舌尖。农人伸手摘果的刹那,整座果园都在风里轻轻战栗。

当风拭净星子,夜的留声机便开始播放虫鸣。蟋蟀的琴弦沾了露水,拨弄着《豳风·七月》的古老调式。纺织娘把月光纺成银线,在草叶间穿梭织锦。偶尔有迟归的萤火,提着灯笼在风中画省略号,照亮蟋蟀乐谱上跳动的音符。这样的夜,适合捧一盏菊花茶,慢慢地品味那份静谧与和谐。

在时尚繁华的都市里,秋风也有别样的手笔。它把银杏叶慢慢锻造成金箔,贴在写字楼的玻璃幕墙上;将悬铃木的掌纹拓印成明信片,悄悄撒满人行道。地铁口飘飞的围巾,咖啡杯上打旋的热气,都是它写的朦胧诗。最动人的要数小巷深处,风推着糖炒栗子的甜香,与桂花酿的醇厚撞个满怀,熏得路灯都醉成了暖黄色。

“天凉好个秋”,这话与其说是赞美秋天,不如说是点赞秋风——这位无形无相却多情多艺的诗人,正以天地为卷,挥毫写下永恒的辞章。听,那沙沙作响的,不是叶落,不是草动,分明是岁月翻页的响声……

责任编辑:王丽丽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