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杨万明 何香利
8月23日至25日,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在定西市陇西县举办。位于文峰镇的中医药产业博览园(“药博园”)焕然一新,以科技感与医药文化交融的展陈、互动体验式的展区,吸引了众多消费者驻足体验、购买,现场气氛热烈。
展馆内外,各类道地药材、创新产品、科研成果蓄势待发;宣传标语醒目,工作人员有序忙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古老药乡敞开怀抱,期待与全球医药界同仁齐聚于此,共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盛会。
走进药博园3号馆,10000平方米的展馆内人潮涌动,200余家参展商精心布置的展位风格迥异。正在这里汇聚了千年智慧,上演着一场以“传承创新 开放共享 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中医药全产业链盛宴。
展馆内15个特装展位尤为引人注目。甘南馆特邀名藏医坐诊,藏医药的独特魅力吸引观众驻足;素有“陇上江南”之称的陇南馆,尽显生态药材的灵秀;张掖馆聚焦中药企业发展与大健康产品;平凉馆则依托“陇东药库”的美誉,展示深厚产业基础。
企业展区同样精彩纷呈:陇脉药业秉承“陇山陇水蕴好药,一脉相承济苍生”理念,呈现道地精品;青谷农业借力东西部协作,书写产业协作新篇;“中国党参之乡”渭源馆、通渭县中药材产业园、参芪芪药业各具特色;陇淬源百草带来“千年药乡”陇西的精华;甘肃新岷海制药则携“当归之都”岷县的拳头产品亮相。
AI医疗智能展区汇聚18家前沿企业,展示了智能辅助诊断系统、精准中医辨证技术、中药材种植智能监测与溯源平台以及中医药大数据平台。一家企业推出的“中医大脑”系统前挤满了看热闹的人们。人群中,有惊讶的面孔,有叹服的表情,更有对前沿技术的渴求。原来,“中医大脑”正在模拟老中医的辩证逻辑,为复杂病例提供辅助建议。
“真不可思议,AI给出的体检报告及建议,真挺符合我的情况,现代科技真是太强大了!”刚刚体验完“AI问诊”的张博感叹着……“研发这套系统不是要让机器替代医生,而是要帮助年轻医师快速学习经验,帮助年轻的医务工作者成长。”AI智能医疗体验区负责人谈起研发初衷时这样说。
国家级中医非遗项目体验区则汇聚了十项“活化石”技艺:从精准激发药性的古法炮制,到蕴含经络玄机的特色针灸;从沉淀岁月匠心的膏药熬制秘方,到丰富多彩的民族医药诊疗术,观众得以亲手触摸非遗的温度,聆听传承的故事,感受千年不息的文化生命力。
本次展馆的特色亮点还有陇西县农机服务中心带来的80台(套)“硬核力量”。这些覆盖中药材“耕、种、管、收及加工”全环节的机械,堪称中国中药材机械化创新的前沿阵地:首次参展的极飞P150pro、大疆T100植保无人机成为“空中卫士”。技术人员告诉记者:“通过使用无人机,做到了农药精准喷洒,用量较前减少了60%,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付出,一台无人机山区日作业量就能达到300亩~600亩……”
从特装展区浓郁的地域特色,到AI展区跃动的科技脉搏;从非遗展台千年技艺的绵延传承,到农机矩阵现代化装备的坚实力量——本届药博会生动呈现了中医药产业“传承与创新并举、开放与共享共赢”的发展新图景,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