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金川区双湾辣椒的“红火”进阶路
2025-09-25 17:51:27 来源:甘肃农民网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孙燕燕 张旭东 文/图

金秋时节,金川区双湾镇许家沟村,连片的红辣椒田如“红色海洋”般铺展在田野间,200余名采摘农户头戴草帽、手提竹篮,穿梭在藤蔓中,指尖翻飞间将饱满鲜红的辣椒收入篮中,而后集中装袋、过秤、搬运,田间地头机器轰鸣与农户欢声笑语交织,一派热闹繁忙的丰收景象。

作为金川区农业特色产业的“红色名片”,红辣椒产业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2000年。当时金川区首次引进“美国红”(后定名“金川红”)试种,2001年初步推广,2002年种植面积突破万亩,此后长期稳定在2-3万亩规模,2016年更是达到3.4万亩的种植高峰,形成“春天一片白(地膜),夏天一片绿(枝叶),秋天一片红(果实)”的独特农业景观。

如今,依托当地特殊经纬度带来的充足日照、干燥气候与肥沃土壤,加之昼夜温差大的自然优势,这里孕育的红辣椒兼具肉质肥厚、色泽红亮、辣味浓郁的特质,不仅是炒食鲜香的蔬菜佳品,更是制作酱料的优质原料,2012年“金川红辣椒”成功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22年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品牌认可度持续提升。

正在田间忙碌的种植户王师傅一边将红辣椒装入袋中,一边笑着介绍:“每年四川那边做东北辣酱、豆瓣酱、火锅底料的厂家,开春就来下订单,我们村跟四川丹丹调味品有限公司合作好几年了。从选种、育苗到施肥、采摘,全程都按厂家的标准来,收完直接装车拉走,根本不用愁卖不出去。他们总说咱双湾镇的辣椒品质稳定,合作从来没断过。”

近年来,金川区围绕红辣椒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发力。在品种优化上,从2017年起连续3年开展高效栽培关键技术攻关,累计引进改良红龙23、改良红龙20、合心903、中国红8号、“甘椒12号”等优良杂交品种40余个,2022年全区8298亩红辣椒种植中,制干辣椒占比超94%,良种覆盖率大幅提升;在技术推广上,集成应用育苗移栽、高效滴灌、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实现亩均节水30%、节肥20%、节药25%,2022年制干辣椒亩均产量达5500斤,较2021年增长22.2%,亩均产值达8800元,亩纯收入超5200元。

目前,全区红辣椒种植面积稳定在8300亩左右,年综合产值超4000万元,产品远销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地,已经成为带动农户稳定增收的“红色支柱”产业。

当前,许家沟村的红辣椒采摘期从9月中旬持续至10月,为保障采收效率,村里协调了专业运输队伍。每辆车可装载4吨辣椒,单日最高能完成18车运输量,新鲜采摘的红辣椒在24小时内便可送达合作加工企业。

而这背后,是金川区完善的产业配套支撑——全区已建成冷藏保鲜总库容51.45万立方米,贮藏能力达12.99万吨,可实现辣椒采后快速预冷与保鲜;同时培育了天顺泽辣椒专业合作社、金富祥农产品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等6户专业收购营销主体,通过“统一购种、统一育苗、统一质控、统一销售”的模式,为种植户保驾护航。

从2000年的试种探索,到如今成为农户增收的“红色支柱”,金川区红辣椒产业的发展不仅映红了田野,更映红了农户的增收路。在此基础上,金川区将继续推动红辣椒产业与加工、物流环节深度融合,计划在工业承载区内引进年产10万吨以上的红辣椒精深加工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让这颗“红色果实”释放更大价值。

责任编辑:王倩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