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金秋时节,秦州大地处处涌动着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作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北方优质水果蔬菜生产基地,秦州区坚持以“天水花牛苹果”和“秦州大樱桃”两大品牌为引领,深入实施果品产业迭代升级、蔬菜产业提质增品、畜牧产业扩量增效、道地中药材标准化提升“四大工程”,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果品产业作为全区农业的首位产业,持续巩固提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全区果园总面积稳定在60万亩,年产量预计达49.8万吨,总产值约28亿元。其中,“秦州大樱桃”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量5万吨,产值12亿元;苹果总面积31.24万亩,预计年产量45万吨,产值18亿元。今年以来,秦州区在中梁、太京、藉口等9个镇实施老旧果园改造提升项目,完成改造8062亩,建成市级示范点3个。作为大樱桃核心产区的烟铺村,通过“科技破瓶颈、老园焕新生、灌溉保丰产”等综合举措,建成14座智能温控“空调大棚”,实现果品错峰上市,产值得到显著提升。

1760606280373075808.jpg

蔬菜产业提质增品工程扎实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汪川镇柏母村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天水镇焦李村果蔬育苗基地续建、玉泉镇李官湾村现代农业种植基地等重点项目已全面完成,实现“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目前,全区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7万亩,有效保障了区域重要农产品供给。

中药材产业标准化水平持续提升,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全区中药材面积稳定在10万亩,持续推进以秦岭万亩连翘、牡丹万亩中药材为代表的七大基地建设。娘娘坝镇小南峪村设施中药材标准化育苗基地已全面完工。秦岭镇以打造“中国连翘之乡”为目标,建设4个千亩以上连翘基地,全镇种植规模达3.5万亩。关砚村创新采用“土培+无土栽培”双轨育苗技术,计划2025年培育优质种苗40万株,在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群众务工增收。

畜牧业围绕扩量增效目标,持续优化种养结构,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全区畜禽饲养总量达375万头只,畜牧业总产值达8.9亿元。依托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成有机肥生产示范点19个,推动129家规模以下养殖场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总投资3680万元的“甘味生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进展过半,涵盖繁育、养殖、加工等全产业链环节,生猪大数据中心已建成投用。此外,娘娘坝镇小南峪村同步发展水产养殖,投放蟹苗20余万只、龙虾10余万只,为村集体和农户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

如今,秦州区特色产业发展格局日益完善,“四大工程”协同发力,正推动全区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提供坚实支撑。(张永宏)

责任编辑:孙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