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孟庆玲

金秋时节,走进永靖县三塬镇胥塬村,房前屋后晾晒的干椒层层叠叠,浓郁的椒香扑面而来,一幅“椒红民富”的丰收图景在田野间徐徐展开。

永靖县作为临夏州花椒种植核心区,近年来锚定花椒产业精耕细作,让这颗不起眼的“小红果”蝶变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据永靖县林草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金光辉介绍,目前该县花椒种植规模达3.39万亩,其中挂果面积约3.26万亩,亩产稳定在50公斤左右,年产量约1600吨。花椒种植覆盖三塬镇、岘塬镇和杨塔乡等14个乡镇的46个行政村,形成了一条规模可观、连片发展的花椒产业带,成为县域特色农业的重要支柱。

在品种选择与品质优势上,永靖县精准发力。当地主要种植临夏刺椒和绵椒,以及从武都引进的大红袍与八月椒,其中临夏刺椒和临夏绵椒占比超90%。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永靖花椒形成了“皮红籽小、色泽鲜艳、麻味醇正、香气浓郁”的鲜明特质,在市场上广受消费者青睐。今年干花椒市场行情向好,临夏刺椒收购价每公斤100元、绵椒每公斤50元,该县花椒年产值达1.44亿元,产业效益持续凸显。

当前,永靖花椒以群众分散种植为主,每年8月花椒成熟季,椒农们手工采摘后,借助自然阳光晾晒脱水,再由周边商贩上门收购,形成了“种植—晾晒—收购”的基础产销模式。为推动产业从“有量”向“提质”跨越,永靖县打出政策“组合拳”,从资金扶持、技术指导、人才培育等方面给予全方位保障。

“今年花椒价格好,家里收成也不错,收入比往年多了一大截!”三塬镇胥塬村村民沈明红的话语里满是喜悦。他坦言,过去花椒种植靠天吃饭,冻灾对产量影响极大。今年,他主动为花椒地投保农业保险,每亩若遭遇冻灾可获得90元赔偿,有效降低了种植风险。

在日常管理中,沈明红还紧跟科技步伐,按照农业专家的建议调整修剪手法与施肥策略,精细化的科学管理让他家花椒的品质和产量实现“双提升”。“政府的扶持太贴心了,既有技术指导,又有资金补贴,咱们种椒的底气越来越足!”她的心声道出了众多椒农的共同感受。

责任编辑: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