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网讯(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马雪娟)10月15日上午,“决胜收官‘十四五’ 生态护陇启新程——甘肃省生态环境厅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助力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兰州召开,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发布数据显示,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显著提升。2024年细颗粒物(PM2.5)浓度降至25.7微克/立方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3.6微克,位列西北第二、全国第十;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98.6%,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9年稳定达到Ⅱ类,5607个入河排污口全部完成整治。
在蓝天保卫战中,全省推进工业、燃煤、机动车污染治理,实施清洁取暖改造等重点工程,2024年PM2.5浓度较“十三五”末提升2.7个百分点。碧水保卫战聚焦黄河、长江等重点流域,完成黄河流域排污口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实现“长治久清”,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完成5602个行政村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0.45%,较“十三五”末增长19.36%。
我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254.5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29.46%,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1个。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修复,黑河东居延海连续20年不干涸,青土湖水域面积恢复至27.65平方千米。祁连山生态保护成果巩固,雪豹等旗舰物种数量增长,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数增至108种。
此外,碳市场交易活跃。截至2024年底,发电行业碳配额累计成交1502万吨,交易额9.25亿元,39家高耗能企业纳入碳交易体系。“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入库21个项目,授信159.4亿元,81.46亿元资金落地。敦煌光热发电、庆阳林业碳汇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64.45万吨,预计年收益超5000万元。绿色产业招商签约39个项目,金额达514.5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