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李玮东 赵佳瑞 文/图

近日,笔者走进金川区双湾镇古城村的九州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厂房内,看到刚从田间运抵的红辣椒铺满了分拣台,工人们忙着筛选、装袋,色泽鲜亮的红辣椒堆成了一座座“小山”,空气中弥漫着鲜椒的辛辣清香。“你看这辣椒,果肉厚、颜色正,今年又是好收成!”农户龚文香捧着刚分拣好的辣椒,指腹蹭过果皮上的细密纹路,脸上的笑容比辣椒还要红艳。

作为金川区“十四五”期间重点培育的优势特色产业,古城村的红辣椒种植正在书写“小作物撬动大产业”的生动篇章。今年全村辣椒种植面积达700亩,这背后,是村民们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产业兴则乡村兴。古城村的辣椒产业能有今天的规模,离不开金川区“十四五”农业规划中“政策扶持+技术帮扶+能人带动”的发展模式。金川区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专家每月都会准时来到田间地头,从育苗、移栽到病虫害防治,手把手教农户科学种植。

“现在有技术专家的指导,收入比较可观。我打算继续引进新品种,为农户服务,增加农户收入。”合作社负责人刘贵堂说。

在产业延伸的道路上,古城村同样踩准了“十四五”产业链延伸的节拍。村里与当地加工企业深度合作,将鲜辣椒加工成辣椒酱、辣椒粉等产品,让“地头椒”变成“货架品”。走进辣椒加工点,浓郁的酱香扑面而来,工人们正将分拣好的鲜椒送入清洗机。这些包装精美的辣椒制品,正通过电商平台走向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从零散种植到规模化发展,从单一销售到全链条赋能,古城村的红辣椒产业正是金川区“十四五”期间乡村产业振兴的缩影。据统计,今年全区红辣椒种植面积8298亩,形成了以古城村为核心的多个种植基地,“金川红辣椒”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金川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刘生明表示:“近年来,金川区紧紧围绕打造‘现代寒旱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发展思路,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精心培育红辣椒优势特色产业。今后,我们将继续强化政策引导和技术服务,推进红辣椒标准化体系建设,进一步形成基地化种植、市场化运作、订单化销售的良好局面。让红辣椒真正成为富民强区的‘致富椒’,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金川区的“十四五”农业蓝图,从来不是纸上的规划,而是长在田里、结在枝头的希望。在古城村,这沉甸甸的红辣椒,正是金川区农业政策落地生根的生动注脚,既串起了村民脚下的增收路,更照亮了全区乡村振兴的前行路。

责任编辑: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