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天祝:乡村振兴“有药方”
2025-10-24 17:34:30 来源:甘肃农民网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王朝玮 郑金花 文/图

深秋时节,天祝县西大滩镇马场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里药香沁人,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正忙碌地采挖成熟的党参、黄芪等中药材,一根根药材被村民从松软的土壤中取出,随即进行去土、分拣、装车,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今年我种了140亩中药材,现在党参已经开始采收了,亩产1100斤左右,按照市场价每斤在15元左右,除去成本,每亩收入约8000元,不愁销售。在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务工增收。”西大滩镇马场村村民郭生年说。

马场村海拔在2632至4074米之间,年均气温2.7℃,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土壤条件为中药材生长提供了绝佳环境。西大滩镇紧抓这一优势,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与农技服务相结合,不断推动中药材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有效激发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也带动了本地及周边群众务工增收。

近年来,西大滩镇立足高海拔山区自然资源禀赋,持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以黄芪、党参、当归为主的中药材种植,走出了一条山旱地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实现了规模扩大与效益提升的“双赢”。

“今年以来,西大滩镇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高原夏菜、食用菌、藜麦、中药材、牛羊等特色产业,产业效益稳步提升。尤其是中药材产业,我们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鼓励农户种植党参、黄芪、当归等5488亩,预计总产量682.9万斤,总收入5921万元,实现产量、效益双提升。”天祝县西大滩镇武装部部长赵鋆忠说。

如今,中药材产业已成为西大滩镇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色名片”。一片片药田不仅绿了山野,也富了农家,为当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产业动能。

责任编辑:王倩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