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李宛郁
菊香盈袖,重阳情浓。在重阳节来临之际,甘谷县大石镇贯寺村村委大院热闹非凡。10月28日上午,甘谷县2025年“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文化活动在这里温情开幕。350余名干部群众欢聚一堂,以文艺表演传递拳拳孝心,以特色文明实践书写敬老篇章,让“敬老、爱老、孝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在欢声笑语中浸润人心,成为秋日里最动人的风景。
文艺搭台:唱响孝亲主旋律
活动在大石镇王川村群众铿锵的《太平鼓》鼓点中拉开帷幕;戏曲选段《金沙滩》、武术表演《九节鞭》《梅花鞭》,都是大石镇本土群众自排自演的节目,地道的唱腔、精湛的技艺赢得现场阵阵喝彩;一曲《孝敬父母》的独唱,更是以朴实的歌词、真挚的情感,唱出了在场所有人对长辈的感恩之情。
节目间隙穿插的重阳习俗、文明实践知识问答也吸引了大量村民踊跃参与。“这答题不光能拿小礼品,还知道了重阳节为啥要插茱萸、文明实践咋帮咱老百姓,真是既热闹又长见识!”村民们拿着抢答得来的小礼品笑着说。
实践暖心:传递孝老正能量
文艺表演落幕,一场贴近民生的主题实践活动接续上演。活动现场,来自李氏祠堂的海水朝阳潮服整齐陈列,讲解员向围观村民细致解读其由来,并动情讲述了蕴藏在针线间的孝老佳话;另一边,县文联组织的书画家们挥毫泼墨,一幅幅寓意“孝亲敬老”“福寿安康”的书法、绘画作品相继呈现,并赠予现场老人,让缕缕墨香传递温情。

摄影点前,老人们坐定后,摄影师细心调整角度,等装框照片送到手中时,大家看着照片里的自己都笑得合不拢嘴;义剪摊位里,志愿者为老人们细致修剪银发;一旁县中医院的工作人员则忙着为大家配制养生香囊,“这个薰衣草的能安神,这个加了紫苏叶的能驱蚊,都是天然材料,用着踏实!”镇卫生院义诊台前,测血压、查血糖、健康咨询等服务也正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贯寺村村民李效忠拿着领到的书画高兴地说道,“非常感谢组织的这次活动,理了发,写了书画,今天的活动搞得非常好。”
文化添彩:古韵新风聚孝心
非遗展区内,麦秆画、草编、烙铁画、皮影戏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现场献艺,指尖绝活引得围观村民连连称赞。农特产品展示区里,黄芪、辣椒、苹果等“土宝贝”整齐摆放。“巧手制麻腐”活动中,村民们亲自拌馅、调料,用传统手法制作麻腐角儿,这一口家乡味道的美食,饱含着满满的温情与牵挂,将孝老爱亲的心意包进了褶皱里。
大石镇党委副书记张晓斌介绍道:“作为这次活动的具体承办方,我们的核心任务就是将‘孝贤’主题落到实处。我们充分发动了本地群众和志愿者,像开场鼓舞、非遗展示、制作传统美食等环节,都充满了我们大石自己的特色。就是希望通过这些家门口的活动,让文明实践的种子在乡情乡味中扎根,让尊老敬老从一句口号变成左邻右舍其乐融融的生动实践。”
与此同时,大石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里也洋溢着节日的温情。活动室里,老人们自发围坐成圈,吹拉弹唱各展才艺,铿锵的秦腔、婉转的小曲儿此起彼伏,赢得满堂喝彩;棋牌桌前,几位老人凝神对弈,楚河汉界间尽显从容智慧;理疗室内,志愿者正细致地为老人测量血压、检测血糖,并提供专业的拔罐理疗服务……一盘棋、一曲歌、一次暖心的服务,让老人们在属于自己的节日里,既成为被关怀的主角,也成为精彩生活的创造者。
这场在村委大院举办的重阳活动,用质朴的乡土气息和温暖的文明实践,让孝贤文化在乡村田野中扎根生长,也让尊老敬老的美德在人们心中久久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