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郭旭东

在甘谷县清溪河上游,甘肃省十大古镇之一的礼辛镇川道区,坐落着一座承载着深厚红色文化底蕴的村庄——陈庄村。陈庄村依山傍水,地处甘谷、武山、通渭三县交界处,曾是丝绸古道上的重要驿站,素有甘谷西大门的美誉。

近年来,陈庄村按照“强党建、兴产业、富群众”的发展思路,借助第三批甘肃省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美丽村庄试点村的机遇,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深挖中国工农红军四过陈庄的红色文化资源,着力建设和美乡村示范村,使得这座古老村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突出党建引领,建设组织振兴“示范村”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聚焦陈庄村“两委”建设实际,选干部、优班子、强队伍,选举4名政治过硬、致富能力强、群众认可的村民担任村干部,村级班子结构得到明显优化、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积极实行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对4名在职党员绩效管理、对17名党员设岗定责、对1名流动党员跟踪管理、对3名带富党员引导管理、对6名年老党员暖心服务,不仅强化了党员管理,还进一步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

1762472717610041572.jpg

礼辛镇党委书记刘见斌说:“镇党委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紧盯村级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及村‘两委’班子,从严加强党员管理,引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乡村振兴一线贡献力量。”

陈庄村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组织29名党员加强理论学习,支部党员党性得到持续锤炼。其中,4名党员发挥自身优势,在村内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力带动全村群众致富奔小康,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和赞誉。

深挖红色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村”

礼辛镇锚定红色资源赋能乡村发展,全方位、多角度打造“丝路古镇·红色礼辛·美丽陈庄”亮丽名片,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之路。

“1935年8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先后四过礼辛陈庄,留下了很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和许多革命遗址,我们通过红色美丽村庄的建设,生动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陈庄的峥嵘历程,已成为周边县区热门红色教育基地。”在礼辛镇陈庄村红色记忆馆内,礼辛镇武装部长董尚荣正如数家珍般向游客详细讲解着馆内陈列的历史书籍、革命物品和老物件以及“陈庄三烈士”的感人事迹,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震撼着每一名游客的心灵。

据悉,礼辛镇精耕文旅融合,编制“一个核心区,三个主题功能区”的红色村庄规划,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建成了“陈庄小捷”战斗遗址1处、“三烈士”纪念馆1座、占地560平方米的红色记忆展厅、红色主题广场、红色文化实训基地和红色旅游服务中心,设置红色主题浮雕3处、红军事迹宣传点20个、巷道标识牌17块、红色五星标识100余个、红色主题路灯120余盏,为发展红色旅游营造浓厚文化氛围,让游客能够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红色精神,在追寻红色足迹的旅程中赓续红色血脉。2025年,陈庄村已累计接待游客2.3万人次,带动村民增收100万元,让群众真正享受到了红色旅游发展成果。

发展富民产业,培育集体经济“样板村”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旺则农民富。陈庄村紧盯“强村富民”目标,积极盘活村内资源,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富民产业,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陈庄村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客商”的模式,种植苹果2300亩,打造地理品牌“陈庄红”,户均年收入6万元。持续在“土地经营、资源利用、资产盘活、项目带动”上做文章,通过盘活村集体3口灌溉机井、租赁村委闲置用房、村集体牵头代办苹果收购,组建劳务队承接老果园改造、水毁道路维修、垃圾清运,把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16万元和村集体30亩土地入股甘谷县淼林种养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收益的20%用于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户分红,红色旅游服务中心由村集体自主经营销售农特产品等措施,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万元。近三年,陈庄村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达76万元。

“我们把发展苹果产业作为增加群众收入的有效途径,采取入股分红等多种方式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大家的‘钱袋子’越鼓越大,村上也有钱有能力为村民办事了,大家的日子越有奔头了。”陈庄村党支部书记陈宏亮自豪地说。

创新基层治理,树立多元共治“模范村”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陈庄村立足群众需求,创新工作方法,扎实推进“六治融合”,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健全完善“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员联系户—农户”网格化管理体系,设立治理网格5个,确定党员联系户20户,联系群众96户482人。全面推行“七步议事法”,成立了由村“两委”成员以及有议政能力的老乡贤、老党员等为成员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坚持“一事一议”,协商解决村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1762472731153098443.png

结合村情实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队,扎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文明新风进万家”“美丽庭院”“五好家庭”评选活动,引导群众破除封建迷信、反对高额彩礼、禁止婚丧事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成立村环境卫生监督小组,协助拆除“空心房”“危旧房”12户、违章建筑3处200多平方米,清理残垣断壁20处,督促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推动形成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基层治理事关人民切身利益,我们结合陈庄村实际,着力构建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全镇乡村治理提供可学习、可复制的好经验,持续增强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礼辛镇镇长孙亚文介绍道。

如今的陈庄村,红色旅游如火如荼,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基层治理井然有序,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风民风更为淳朴,已成为甘谷乡村建设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一幅“村庄美、产业兴、治理好、乡风和、百姓富、集体强”的和美乡村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孙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