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李聪 徐立婷

“驻村的小尚是个热心肠、实诚娃!”在泾川县党原镇赵家村、完颜洼村,提起尚西平,村民们总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

这位被乡亲们亲切称为“小尚”的驻村干部,是中国联通泾川县分公司选派到党原镇赵家村、完颜洼村的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从2019年9月第一次踏上赵家村的土地开始,尚西平的驻村故事就此展开。

“刚开始,群众并不待见,觉得我不过是来镀金的。”回忆起初到赵家村的情景,尚西平记忆犹新。为了打开工作局面,他花了近两个月时间,白天走访了解情况,晚上整理收集信息,积极向村“两委”班子成员请教群众工作方法。

在赵家村,尚西平跟着村民在果园里拉枝套袋,参与环境整治,定期探视五保老人,联系果业局举办培训班,实施防雹网安装项目……一桩桩、一件件的实事,让赵家村的群众对这个“城里来的干部”刮目相看。

2021年9月,尚西平被调整到完颜洼村继续开展驻村帮扶。面对这个地形狭长、居住分散、留守老人儿童居多的村庄,他很快发现了新的问题:村庄主要道路、学校周边缺乏有效技防手段,存在安全隐患。

经过与村“两委”反复商议,尚西平向派出单位争取到项目资金8万元,在村内关键点位安装了8套“联通看家”智能监控设备,配套安装了8套“大喇叭”音响系统,并在村委会会议室安装了数字乡村会议系统。

这些24小时在线的“电子卫士”,不仅记录了过往车辆信息,保障村民出行安全,还为留守老人儿童筑起了安全屏障。数字乡村会议系统则让远程培训、政策宣传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只有走进群众的家门,才能走进他们的心门。”尚西平说,他发挥业务优势,为村里40户群众优惠安装宽带;每逢农忙时节,总会下地帮助困难群众干农活;得知村民张三牛的孙子张鹏龙考上大学却为学费发愁,他积极争取困难补助,并个人捐款1000元。

五年来,尚西平的皮肤黑了,白头发多了,但村民们对他的称呼却从最初的“尚干部”变成了亲切的“小尚”。在他看来,这个称呼的转变,是群众对他驻村工作最大的认可。

“村上的老百姓能记住有这么一个叫‘小尚’的人,这几年的工作就很有意义。”尚西平说。

责任编辑: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