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刘豆豆
11月9日,甘谷县重点民生工程——城乡供水调蓄水池顺利完成蓄水,标志着该县城乡供水保障体系迈上新台阶,近40万城乡群众将彻底告别引洮供水系统检修期间的用水焦虑。
该项目位于甘谷县大像山镇艾家村,紧邻连霍高速,总投资6814.67万元,占地127.83亩,于今年7月23日正式开工建设。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在县水务局统筹组织下,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模式,各环节高效协同推进,仅用三个多月便完成建设任务。工程核心建设内容包括一座容量34万立方米的半挖半填式调蓄水池、一座加压泵站、3.56公里引输水管线及配套电气与信息化管理系统,形成了功能完备的供水调节体系。
作为甘谷县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关键节点工程,调蓄水池建成后将与城区水厂、东北及六峰等农村供水站实现互联互通,在引洮供水系统停水检修期间,可保障城乡居民连续30天正常用水需求。

“以前引洮工程检修时,我们得半夜起来接水,高层住户还经常断水,现在有了这个‘大水缸’,再也不用为用水发愁了!”大像山镇西关安远商住楼居民张顺奎看着家中哗哗流出的清水,满脸欣慰。
甘谷县水务局负责人表示:“调蓄水池的顺利蓄水,为全县供水系统安上了‘稳定阀’,将显著增强城乡供水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推动供水保障从‘有水喝’向‘喝好水、不断水’转变,此次调蓄水池投用将进一步完善城乡供水保障网络,为乡村振兴筑牢水利根基。”
据悉,该项目是甘谷县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重要实践,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全局、科学谋划实施城乡供水调蓄水池建设工程,后续将通过精细化运营管理,最大化发挥工程效益,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