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七届黄金大道文化旅游周近日圆满落幕,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再以一份亮眼成绩单引发关注:为期9天的活动累计吸引游客超52万人次,带动周边180余家商户营业收入实现翻番,全区旅游酒店住宿入住率同比增长65%。这条以秋日银杏闻名的街道,已成为秦州区系统推进“迎客天下·幸福秦州”文旅品牌建设的重要实践载体。
品牌引领:从“景观大道”到“文化名片”的升华
“黄金大道”最初只是市民秋季赏银杏的打卡点。如何让短暂的观赏期释放更长久的文旅效应?秦州区以系统性创新探索给出了答案。

从季节性景观到综合性文旅IP,“黄金大道”的演变成为秦州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本届活动以“银客天下·杏福秦州”为主题,创新设置“诗意、寻味、人文、丰收、活力、唱响、幸福”七大主题篇章,将单一银杏观赏提升为集非遗展演、美食体验、农产品展销与全民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文旅盛会。
秦州区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以文旅融合升级‘黄金大道’,将伏羲、李广等秦州丰富的文化元素转化为日夜连续的沉浸体验,让游客因美食而来,为文化留下。”活动期间,天水麻辣烫长桌宴、花牛苹果主题展、露天音乐会等项目轮番登场,累计展示全区16个乡镇的农特产品80余种、非遗文创产品130余种,实现了从“流量吸引”到“内容留客”的转变。
业态融合:从“单点突破”到“全链赋能”的跨越
业态创新是“黄金大道”持续焕发活力的关键。秦州区坚持“文旅+”融合发展理念,推动文化、旅游与农业、商业、文创等产业深度融合。
在农旅融合方面,依托“黄金大道”平台创新推出“丰收秦州”主题展销,全区16个乡镇的特色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实现从“田间地头”到“游客餐桌”的直联。商旅融合方面,以“天水麻辣烫”为契机,落实行业标准,打造从食材供应链到美食体验的完整产业链。文创融合领域,开发“柒礼文创”“天小仙”等百余种特色产品,让非遗技艺焕发新生。
在“活力秦州”篇章中,健身操、街舞、太极等全民健身活动与旅游场景有机结合,进一步丰富了文旅体验内涵。全方位的业态融合,形成了“一业兴、百业旺”的良性发展格局。
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产品层面,更深入到服务保障体系中。秦州区建立文旅、交通、市监、公安等多部门协同机制,推动节庆运营标准化与服务精细化。全方位的服务提升让游客感受到“秦州温度”,实现了从“流量”到“留量”的有效转化。
全域联动:从“季节限定”到“全年精彩”的拓展
秦州区通过系统谋划,将季节性景观转化为全年可享的文旅体验。春季的玉兰花海、夏季的伏羲节庆、秋季的银杏盛景、冬季的民俗市集,形成“四季有景、全域可游”的新格局。
在空间布局上,从城区到乡村,从景区到街区,秦州文旅发展体系逐渐完善。玉兰古巷“衔月阁”通过“光影+演艺”形成良性互动,成为夜间经济新地标;伏羲庙借助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文物互动区;苏湾民俗庄园以非遗展演与田园体验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让文旅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迎客天下”的开放胸怀与“幸福秦州”的美好愿景相得益彰,体现了秦州文旅发展的初心。各景点通过精品线路串联,形成“一核引领、多点联动、全域共进”的发展格局,实现了从“过境地”向“目的地”的转变。
如今,“黄金大道”已不仅是一条景观街道,更是秦州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通过品牌引领、业态融合与全域联动三个维度的系统推进,秦州这座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为西北地区文旅转型升级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实践经验。(张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