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网讯 “2022年,我养了30头牛,其中有20头是基础母牛,产下了16头牛犊,卖了12头,收入了13万元左右。还种了50亩谷子,种了70余亩玉米。谷子交乡产业公司也有收入,玉米还能喂牛。一年能收入20万元。”静宁县三合乡北集村村民张金业高兴地细算着收入账。
三合乡小杂粮种植基地。(资料图)
近年来,静宁县三合乡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和小杂粮加工产业,杂粮种植与肉牛养殖业协同发展,多方主体共同受益,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三合乡北集村村民张金业,既是粮食种植大户,也是肉牛养殖大户。2022年,他承包了政府流转的撂荒地170余亩,其中50亩种谷子,每亩地产谷子700余斤,所产谷子被三合乡润民农业生产开发有限公司以均价每斤2.4元收购加工,加之养牛的收入,让这个家庭多渠道增收。
走进收购加工张金业家谷子的三合乡产业公司,工人们正忙着筛选、研磨、包装,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三合乡润民农业生产开发有限公司由闲置的乡幼儿园、粮站改建而成,建有小杂粮、胡麻油、粉条、手工醋等加工车间,另外建成冷链物流储藏库、展厅等配套设施。
产业公司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小杂粮特色产业发展链条,既做大了企业,也助推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三合乡产业公司仓库。
“我家在这附近,家里也种着地,地里忙完就在产业公司打工,挣些零用钱,补贴家用,顾家和务工都能兼顾上,这里打工真的很方便。”三合乡润民农业生产开发有限公司装配间工人徐荣介绍说。
2022年,三合乡建成2000亩油料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全乡种植谷子、糜子等小杂粮10000亩,扶持培育10亩以上种植大户80户,进一步扩大提升了特色产业规模和效益。
“截至目前,全乡已销售小米、杂粮面、胡麻油和糯玉米等小杂粮产品1000余万元。先后吸纳富余劳动力206人就近就业,切实将农户‘焊接’‘嵌入’到小杂粮产业发展链条上,实现了产品销售有渠道,集体经济有收益,群众增收有保障。”静宁县三合乡润民农业生产开发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代祥峰 程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