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刘汉泰:但愿世间人谐健
2023-02-02 10:59:19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王典 编辑:王丽丽

微信图片_20230201164931.jpg

刘汉泰正在接诊。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王典 文/图

正月初五,刘汉泰终于关了店门,回老家过年去了。

今年他没有贴对联,因为家里有老人去世,按照习俗三年不见红。他默默收藏了老丈人写的那副对联:上联,但愿世间人谐健;下联,何愁架上药生尘。横批是“聚蓄百草”。

刘汉泰夫妇都是大夫,老丈人也是老中医。他们的诊所已经在会宁开了31年,信赖他们的病人越来越多,一到周末和学生放假时,病人们甚至结伴来找刘汉泰夫妇看病,40平米的诊所总会被挤个水泄不通。

“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这就是我们做大夫的职责。开诊所不是做买卖,只希望大家都健康,生病的人越少越好。这就是我老丈人写那副对联的意思。”刘汉泰一边抓中药一边给记者解释道。医者仁心,也算是对医德最平凡又最高贵的评价吧。

刘汉泰诊所不大,进门先是一张诊断桌,细长的过道里左手边是西药架、中药柜,药品摆得满满当当,乱中有序。只见刘汉泰正在为一名女患者把脉,望闻问切过后,药方已是成竹于胸。

一行三味中药,刘汉泰的处方风格跟他老丈人如出一辙——“他是我的丈人更是我的老师,我的医术在学校学了两成,以师带徒的方式,他跟着老丈人学了五成。医生必须活到老学到老才行。”刘汉泰夫妻都擅长中医,在工作过程中仍在不断学习。去年,几近花甲之年的他继续报名参加多项医学考试,不断更新行医证书。

去年12月初,国务院“新十条”疫情防控措施发布后,刘汉泰诊所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低估了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没有储备下足够的西药,虽然会宁的诊所也挺多,可我店里的感冒药很快告罄,再进货都进不到。”刘汉泰清楚地记得,那是2022年12月21日,他的诊所里已找不到一盒针对感冒的西药了!

不过,没有西药也不打紧,正好可以让中药站上前台!

因为平时用得多又好储存,刘汉泰平日里储备了很多中药,成袋成袋地存在药架里。依据“甘肃方剂”,再结合平时的治疗经验和病人病情差异稍作调整,刘汉泰诊所在新冠病毒传播高峰期为会宁的感染者开出了一剂又一剂中成良药。

“那一周差不多每天能接诊40名患者,我自己也没躲过,还是靠中药治疗,两天就好了。”刘汉泰忠厚老实,脾气好,刘汉泰老伴儿告诉记者,“经常有小孩来看病,孩子总害怕我,但是不害怕他,因为他会哄小孩……”

说起孩子,刘汉泰去年最开心的就是儿子就业了。“我的一双儿女都比较争气,儿子去年研究生毕业后在甘肃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工作了,女儿今年报考兰州大学的研究生,希望能够如愿。”刘汉泰还特意压低声音告诉记者,“儿子工作半年发了20000元的年终奖,10000元还了自己的助学贷款,10000元给了我们老两口,说是年钱。”欣慰和自豪溢于言表。

在采访中,刘汉泰几乎一直忙碌,诊断、开处方、称药、研磨……时不时还得爬上爬下,到隔层拿药,抽空才跟记者唠上两句。

“新的一年,还是希望大家有啥都别有病,身体健康是一切的起点。” 刘汉泰说。

2021年4月,在刘汉泰的诊所搬到新址后,老丈人新写了一幅字,刘汉泰装裱后挂在诊所墙上——凡医者,性有温雅,志必谦恭,动须礼节,举乃柔和,无自妄尊,不可矫饰。

刘汉泰说这是老丈人对他从医的训勉,挂在诊所里抬头能时时看到,低头永远记心间。

初六,在很多病人的催促下,刘汉泰又开门坐诊了……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