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甘肃农民网!

常天平:“塑”说泥土的生命
2023-02-02 11:02:19 来源: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马雪娟 编辑:王丽丽

微信图片_20230201164824.jpg

微信图片_20230201164834.jpg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马雪娟 文/图

谁能想象这组传神的艺术品是用泥土做成的?唱贤孝(一种曲艺形式)的先生背着手、歪着头,微微抬起脚尖和着节拍;弹三弦的艺人跷着二郎腿,仰头张嘴卖劲合唱的表情颇为夸张;听众们有的眯着眼抽着烟袋,有的坐在门槛上张嘴吃面,有的纳着鞋底摇着头……一副村头巷尾老百姓赶着听贤孝的生动有趣画面引人入胜。

这就是人称“河州泥塑常”——临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技艺传承人常天平的作品《河州贤孝》。

儿时的常天平,常看母亲一针一线地绣鞋垫,也从做木匠的父亲身上,体会到了工匠精神。凭着对传统工艺的这份热爱,常天平潜心学习绘画技艺。1983年,他拜当地民间艺人——临夏州积石山县泥塑第五代传人戚永武为师,专攻民间手工艺绘画、泥塑等,后来又经多方求学、拜师学艺,在之前的基础上,广泛学习各种雕塑技术,大胆创新,融会贯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

河州泥塑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马家窑文化。其最大的特点是纯手工捏制塑造,主要包括捏与塑两类。捏、塑两种技艺完成后,还要进行施彩。“三分塑、七分彩,塑是形,彩是神,泥是韵,色是魂。”这是常天平悟出的理。正因为如此,塑匠必须具备扎实的绘画基础。

在常天平的泥塑工作室一楼展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惟妙惟肖的小泥人。“这些小泥人看着简单可爱,但是制作过程非常复杂,仅仅选泥,就非常考究。”常天平说,他的泥塑材料全来自家乡,就是把黄土同红黏土、白土、细毛沙按一定比例和拌而成。

自幼生活在河州大地,常天平的作品镌刻着深深的河州文化烙印。他的创作灵感,大多来源于记忆深处和父母、亲人一起农忙的生活的场景。在常天平手中,一块块泥土,再现了河州古朴的农耕文化、多彩的田园生活、璀璨的民族民俗风情、火热的生产生活场景,每一件作品都饱含着临夏各族人民浓浓的乡愁。

从工作室的展架上,常天平小心翼翼地取下一个成人手掌大小的泥塑作品。他用指腹轻轻拂去上面的薄灰,像对待自己的孩子般温柔。只见一个古朴的彩陶上,盛开着一朵国色天香的牡丹,两个天真烂漫的孩童抱着彩陶,这件作品看起来更像一件精美的瓷釉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

“这叫作‘富贵一品彩陶王’,是河州泥塑素烧上釉,巧妙地把彩陶文化与河州牡丹文化和童心结合起来,揉和了远古历史与现代文明完美的展现手法,大家都争相收藏。”常天平自豪地介绍着,与普通泥塑不同的是,它是经过1100度高温烧制而成的,可以保存上千年。

常天平告诉记者,普通泥塑最多只能保存100年,表面就会开裂掉土。为了让泥塑作品具有更长的生命力,他一直采用大火烧制工艺。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去年他专程赶往景德镇参加研修班学习瓷釉烧制工艺,不断实践,积累经验,在探索中不断攻克河州泥塑的保存的难题。

这些年来,常天平在创作中注重传承人的培养。2017年,“常天平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常天平成为领办人,不仅创作了一批优秀的作品,还培养了一批优秀学员。他带着徒弟多次参加省市及国家级艺术大展,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并获得多项荣誉。

  • 甘肃农民报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
  •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甘B2-20060007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2806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