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
甘谷 妇联牵线 破旧俗树新风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孙彩江日前,甘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办联合县妇联举办了“丈母娘婚俗新风课堂”,深耕基层治理“她力量”,活动中,公益红娘代表全程参与,并吸引社区内30余位准丈母娘到场,以“不要彩礼要幸福”为主题,通过“案例警示+红娘支招+互动承诺”等形式,引导家庭破除高额彩礼陈规,共绘文明婚俗新图景。培训现场,公益红娘代表以辖区近三年婚姻家庭纠纷数据为切入点,重点解析因彩礼“绑架”引发的社会问题:某村夫妻因彩礼债务长期争吵最终离婚,父母为凑彩礼参与网络赌博致家庭破裂……真实案例搭配数据图表,直观展现高额彩礼对婚姻稳定性、家庭经济安全的侵蚀。活动特别设计“文明婚俗共践”环节,公益红娘向到场30余位准丈母娘发放《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倡议书》。倡议书从“不攀比彩礼金额”“不干涉子女婚恋”“不借婚敛财”三方面提出具体承诺。社区妇联主席带领大家宣读倡议,现场氛围热烈。“以前觉得彩礼少了没面子,现在明白帮孩子们卸下负担才是真疼爱。”居民刘女士说。培训班还设置“幸福婚姻经验分享会”,邀请最美家庭代表讲述夫妻携手创业、共建和谐家庭的故事,用身边人、身边事增强说服力。此次培训通过“妇联统筹、红娘搭桥、家庭响应”的闭环模式,以丈母娘群体为“纽带”,将移风易俗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日常行动,为破除陈规陋习、培育优良家风注入新动能。【详情】
女儿幸福比彩礼更重要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鲁淼“彩礼是一种形式,女儿幸福比彩礼更重要。”清水县王河镇王马村马银平夫妇“低彩礼”嫁女的事迹在王马村被传为佳话,他们以自己为表率,做文明婚嫁的倡导者,宣传者和践行者,成为村民们学习的榜样。马银平夫妇50年来扎根王马村,兢兢业业,其妻子的工作则是帮丈夫的店铺打打下手,照顾好整个家和孩子们。提起他们的女儿,夫妻俩满是骄傲和自豪。女儿2022年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幼儿园老师,马顺娟面对彩礼这个问题表现出新一代年轻人的态度——提倡“低彩礼”“零彩礼”。女婿是个西安小伙,为人正直谦逊。这小两口的婚姻起初马银平夫妻俩是有些不情愿的,理由是婚姻乃人生大事,不放心自己的女儿嫁给外地小伙,担心日后没个照应。但两人并没有轻易放弃,他们觉得只要感情在,任何问题都可以克服,希望在双方父母的祝福下走进婚姻殿堂。女婿深知长辈的担心,不断地表达自己的真心,让岳父母相信自己能给他们的女儿幸福。最终在二人的坚持下,马银平夫妇同意了这门婚事。结婚前,两家人坐在一起商量起“彩礼”这个明面上的问题。当亲家问及马银平夫妇彩礼多少时,马银平夫妇说“只要女婿能对我女儿好,我给他们多些帮衬都是没问题的。”面对马银平夫妇开明的态度,女婿的父亲主动提议要出10万元彩礼,却被马银平拒绝。马银平的妻子表示:小两口相互尊重、相互扶持,把日子过好,彩礼多少都不重要。马银平补充道:“我的亲家为人和善,女婿又踏实肯干,高额彩礼会给女儿的婚后生活带来负担,只要女儿女婿过得开心幸福就好。”一方是通情达理、提倡“零彩礼”的女方父母,另一方是善解人意、态度明确的男方家长。正是这两个优秀的家庭培养出了优秀的儿女。以彩礼“减负”,为幸福“加码”,“零彩礼”婚姻的提倡,让婚姻回归了本质,更让婚俗新风和美好家风蔚然成风。【详情】
平川区 “微”宣讲 引领婚俗新风尚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马军华“彩礼本来就是一份心意,不能拿彩礼钱的多少来衡量女儿的幸福,高额的彩礼,只会给女儿婚后生活增添负担,两个人相处融洽、生活幸福才是最重要的……”近日,在平川区宝积镇窎沟村道德讲堂,一场别开生面的“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婚俗新风”宣讲活动正在进行。村民们讨论起“低彩礼”的好处,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以前,村里还是有在彩礼、满月酒、喜事、丧事上喜欢攀比的人,有的人家一年光随份子钱就要万把块钱。自从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后,红白喜事都按照‘规矩’操办,铺张浪费的现象减少了,大家的经济负担也减轻了许多,持续为我们全国文明村添砖加瓦。”窎沟村村民王能娟说。“这种宣讲方式我们很喜欢,表达通俗易懂,接地气,老百姓们都能听得懂。”精彩生动的宣讲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你一言、我一语,共话家常,分享着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村民们纷纷表示,以前办婚礼大家都讲排场,盲目攀比,现在这种情况少了很多,也不一味地追求高价彩礼,反而更注重儿女的幸福。作为本次宣讲活动的召集人,窎沟村副主任李鸿谋不仅在经济上带领村民致富,更在思想上引领村民树立新风。他深知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对村民的生活造成了负担,因此在女儿出阁时,他只收取了彩礼4.8万元,并回礼2万元。“儿女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关于彩礼这件事,倘若要得太多,女儿以后的日子都得忙于还债,作为父母要长远考虑,不能只图一时之快。”在谈起女儿彩礼的问题时,他表示只要自己女儿过得幸福美满,他就心满意足了!同时,李鸿谋女儿婚礼上的烟酒、饭菜等也严格按照村规民约和红白事操办标准执行,实现了“喜事新办”,没有了高额彩礼以及大办婚礼的负担,现在女儿女婿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李鸿谋经常和亲家往来相聚,关系融洽。他平时走访群众的过程中也将“零彩礼”宣传给村民们,树立好榜样。倡导文明新风,不只是言语,更是行动的力量。去年以来,窎沟村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达到100余场次,制止大操大办10余起、高额彩礼7起,有力约束陈规陋习。窎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赵生军满怀信心地说:“今后,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将抵制高额彩礼、文明殡葬、孝老爱亲、光盘行动等移风易俗内容融入日常宣传中,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文明新风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详情】
平川区:“微”宣讲 引领婚俗新风尚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马军华 魏嘉莉“彩礼本来就是一份心意,不能拿彩礼钱的多少来衡量女儿的幸福,高额的彩礼,只会给女儿婚后生活增添负担,两个人相处融洽、生活幸福才是最重要的……”近日,在平川区宝积镇窎沟村道德讲堂,一场别开生面的“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婚俗新风”宣讲活动正在进行。村民们讨论起“低彩礼”的好处,纷纷竖起了大拇指。“以前,村里还是有在彩礼、满月酒、喜事、丧事上喜欢攀比的人,有的人家一年光随份子钱就要万把块钱。自从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村规民约后,红白喜事都按照‘规矩’操办,铺张浪费的现象减少了,大家的经济负担也减轻了许多,持续为我们全国文明村添砖加瓦。”窎沟村村民王能娟说。“这种宣讲方式我们很喜欢,表达通俗易懂,接地气,老百姓们都能听得懂。”精彩生动的宣讲让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你一言、我一语,共话家常,分享着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村民们纷纷表示,以前办婚礼大家都讲排场,盲目攀比,现在这种情况少了很多,也不一味地追求高价彩礼,反而更注重儿女的幸福。作为本次宣讲活动的召集人,窎沟村副主任李鸿谋不仅在经济上带领村民致富,更在思想上引领村民树立新风。他深知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对村民的生活造成了负担,因此在女儿出阁时,他只收取了彩礼4.8万元,并回礼2万元。“儿女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关于彩礼这件事,倘若要得太多,女儿以后的日子都得忙于还债,作为父母要长远考虑,不能只图一时之快。”在谈起女儿彩礼的问题时,他表示只要自己女儿过得幸福美满,他就心满意足了!同时,李鸿谋女儿婚礼上的烟酒、饭菜等也严格按照村规民约和红白事操办标准执行,实现了“喜事新办”,没有了高额彩礼以及大办婚礼的负担,现在女儿女婿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李鸿谋经常和亲家往来相聚,关系融洽。他平时走访群众的过程中也将“零彩礼”宣传给村民们,树立好榜样。倡导文明新风,不只是言语,更是行动的力量。去年以来,窎沟村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达到100余场次,制止大操大办10余起、高额彩礼7起,有力约束陈规陋习。窎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站长赵生军满怀信心地说:“今后,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将抵制高额彩礼、文明殡葬、孝老爱亲、光盘行动等移风易俗内容融入日常宣传中,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文明新风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在不知不觉中深入人心,融入村民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详情】